膜結構材料起源于歐美,在多個方面和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更適合用于體育場、劇場、飛機場和車站候車室、展覽館、倉庫等建筑。上世紀70年代以來,已用于體育場、展覽中心等場所,如德國斯德加特體育場、美國丹佛國際機場等。我國在1995年很好的次得到應用,2000年膜結構材料使用量就達10萬m2,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、青島頤中體育場、深圳步行街、順義空氣膜游泳館,以及杭州市游泳館、嘉興市體育館、義烏市體育館等都應用了高性能膜材料。
目前每年都有十多個大型建筑采用這種結構,需高性能膜結構材料;另外,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有一批場館需要建設。據(jù)估計,我國今后膜結構材料將仍保持15~20%的快速增長。隨著膜結構技術的發(fā)展,應用越來越廣。建筑上膜結構材料具有強大的生命力,必將是21世紀建筑結構發(fā)展的主流,市場前景將十分廣闊。
張拉膜室內涵白天一般不需求人工照明,如果需求選用人工照明,則應加強直接照明,而不是通過膜面反射的直接照明,以便增強照明所發(fā)生的立體感和用戶對光的片面辨認。在工作環(huán)境中,應將人工照明聚焦到工作面上,減小發(fā)光房頂可能引起的模糊效應。
夜間的人工照明一般將光線直接照射到膜面內側,這樣膜結構膜面可將大部分光線反射回室內,發(fā)生相似白天漫射光環(huán)境般的室內作用,同時透射到膜面外側后的光線發(fā)生散射,外觀上會發(fā)生暖光作用,因而即便修建無人運用,膜結構在夜間看上去也像天際線處的燈塔。
照明設計人員應均衡裝備直接的和直接的(反射光)人工照明,給運用空間提供足夠光照度,使工作高度范圍內的三維物體具有較好感知度。對光強的感觸問題在夜間尤為突出,許多工程為了滿意低光照度的感知要求,也必須提供超乎于通常運用的高光照度的人工照明。